“疤痕痒得受不了,半夜能被痒醒,抓完又怕它变严重”——这是很多有疤痕的人都会遇到的困扰。有人以为“痒是疤痕在变好”,所以忍不住抓挠,可越抓反而越痒、疤痕越凸起,陷入“越抓越痒,越痒越抓”的恶性循环。其实,疤痕发痒从来不是“快好”的信号,而是皮肤在修复过程中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,告诉你它正在经历不适,需要正确的护理。
为什么疤痕会发痒?要先从皮肤的修复过程说起。当皮肤受伤后,身体会调动各种细胞来修复伤口,其中成纤维细胞负责分泌胶原蛋白,神经末梢负责感知外界刺激。在疤痕形成的早期(通常是愈合后的3-6个月),成纤维细胞会不断分泌胶原蛋白,让疤痕组织慢慢变硬、定型,这个过程中,胶原蛋白的堆积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;同时,新生的疤痕组织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,局部可能会有轻微的炎症反应,也会让神经末梢变得格外敏感,从而产生痒感。就像皮肤上扎了一根细针,虽然不疼,但会一直有“痒乎乎”的感觉。
而在疤痕形成的后期(6个月以后),有些疤痕还是会发痒,这大多和外界刺激有关。比如天气热的时候,汗液会渗透到疤痕组织里,刺激敏感的神经末梢;冬天天气干燥,疤痕组织缺乏水分,皮肤紧绷也会引发痒感;还有穿化纤、羊毛材质的衣服,摩擦疤痕时会产生静电,也会加重痒感。另外,如果你之前抓过疤痕,导致疤痕表面受损,皮肤在修复新的微小伤口时,也会再次出现痒感,形成“抓挠-受损-再修复-再痒”的循环。
展开剩余59%更需要注意的是:抓挠会让疤痕“雪上加霜”。很多人痒的时候忍不住用指甲抓,可指甲里藏着大量细菌,很容易导致疤痕感染,加重炎症——感染后的疤痕会变得更红、更肿,痒感也会更强烈;而且,反复抓挠会刺激成纤维细胞变得更活跃,分泌更多胶原蛋白,让疤痕变得更厚、更凸起,甚至扩大范围。比如胸口的增生疤,本来只是小小的一块,因为经常抓挠,可能会慢慢变大、变硬,形成很大的硬块;还有的人抓挠时太用力,会把疤痕表面抓破,留下新的伤口,愈合后又会形成新的疤痕,变成“疤痕叠疤痕”。
如果痒得实在难受,试试这些温和的缓解方法,既能减轻痒感,又不会伤害疤痕。
方法一:冷敷。用干净的毛巾裹着冰袋(注意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,避免冻伤),敷在疤痕上,每次10-15分钟。低温能暂时麻痹神经末梢,减轻痒感,还能让疤痕组织的血管收缩,缓解轻微的炎症反应。夏天可以把毛巾放在冰箱里冷藏几分钟再敷,冬天则要控制好温度,避免太冷刺激皮肤。
方法二:温和按摩。用干净的指腹轻轻按摩疤痕周围的皮肤(不要直接按在疤痕上,尤其是增生性疤痕),顺时针打圈,力度要轻,每次按摩5-10分钟。按摩能促进疤痕周围的血液循环,改善局部代谢,减少炎症堆积,从而稍微缓解痒感。注意不要用手搓揉疤痕,避免摩擦刺激。
方法三:调节环境和衣物。保持室内湿度在40%-60%之间,如果天气干燥,可以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,避免疤痕因为缺水而发痒;穿宽松、柔软的纯棉衣物,减少化纤、羊毛材质对疤痕的摩擦,也能避免静电刺激。另外,出汗后要及时洗澡,用温和的沐浴露清洗疤痕周围的皮肤,保持疤痕干燥清洁,避免汗液长时间刺激。
第四种方法:转移注意力。痒感其实和心理状态有关,越关注疤痕,越觉得痒。可以试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,比如看电影、听音乐、读书,转移注意力,不知不觉中就会忘记痒感。如果半夜痒醒,可以试试深呼吸、冥想,让身体放松,慢慢就能再次入睡。
还要避开一个常见误区:用热水烫疤痕来止痒。很多人觉得热水能“烫走痒感”,但其实热水会刺激神经末梢,让它变得更敏感,反而加重痒感;而且热水会让疤痕组织的水分流失,变得更干燥,后续痒感会更强烈。
疤痕发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,但只要忍住不抓,用正确的方法缓解,随着疤痕慢慢稳定,痒感会逐渐减轻。记住,你的每一次“忍住”,都是在帮疤痕慢慢“安静”下来,让它变得更淡、更不显眼。
发布于:安徽省配资操盘推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