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周末,我的朋友圈就自动分裂成两拨人。一拨在晒娃晒猫晒太阳,岁月静好;另一拨,则化身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水晶球,对着K线图疯狂作法,试图预测周一的开盘是红是绿。
这比猜世界杯决赛谁先进球还刺激,准确率也差不多。
说真的,别猜了。你那点小心思,在庞大的资本机器面前,连个响儿都听不见。你以为你在炒股,其实你只是这个大型付费角色扮演游戏里,负责提供背景音的NPC。
上周五大盘那个跳水姿势,标准得能拿奥运冠军,直接把3900点给砸穿了。然后一堆人开始焦虑,账户又绿了,心脏又悬了,跑来问我,明天是不是该绝地反击了?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对不对?
朋友,你这个想法,就像是挨了一顿毒打之后,还指望对方良心发现给你揉揉。
咱们先把复杂问题扒光了看。这周市场最折磨人的是什么?是那个该死的“跷跷板”。指数一低开,你觉得机会来了,冲进去抄底,结果发现除了你手里的股票,全世界都在涨。指数一高开,你觉得要起飞了,结果发现除了你手里的股票,全世界都在跌。
里外不是人,说的就是你。
你以为这是市场先生在跟你玩捉迷藏?错了,这是有人在明着告诉你,这张桌子上,你没有坐着的资格。所谓的“跷跷板”行情,翻译成人话就是:主力资金在玩“乾坤大挪移”。
他们需要指数好看,需要大盘稳住,怎么办?把钱往银行、券商这些大块头权重股里灌。这些股票就像健身房里最壮的那个哥们,一个人就能拉动整个龙门架。指数是好看了,红彤彤的,但问题是,主力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他们拉抬大象的钱,是从哪里抽出来的?
是从你手里那些中小盘股票里抽出来的。
这是一个极其残忍的存量博弈。主力护盘,就像是给一个发烧到40度的病人猛灌冰可乐,心电图看着是没停,但底下的器官早就开始盘算着怎么分家产了。他们用你的亏损,换来了指数的稳定,这笔买卖,他们一点都不亏。你把这种行为叫做“可恶”,他们管这个叫“风险控制”和“策略性调仓”。看见没,语言的艺术。
所以你别再问为什么你一买就跌,一卖就涨。因为你的操作,正是他们操作的结果,而不是原因。
再聊聊那个所谓的“放量”。很多人一看成交量上去了,就兴奋得不行,觉得是乡亲们都回来了,牛市要来了。大哥,你再仔细看看。成交量放大了。散户以为机会来了。机构却在偷着乐。你猜这天量的成交额是谁和谁在交易?是你那点想抄底的钱,精准地换走了机构手里滚烫的山芋。
这种“放量”,不是市场情绪高涨,而是大型出货现场。是机构把筹码喂到嘴里,你还觉得香。他们完成了快种快收的战术目标,而你,成了那个站在山顶站岗的同志。
至于技术分析,什么K线图跌破了5日线10日线20日线,看起来很吓人。但你得明白一个本质,K线图是什么?它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,大部分时间在划水,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。它记录的是过去,是一群人因为贪婪和恐惧干过的所有蠢事。你指望看着一份历史病历,来预测一个病人明天是会出院还是会进ICU?
这不叫分析,这叫算命。
所以,别再纠结明天是开门红还是开门绿了。这跟你没多大关系。指数涨了。账户绿了。心情崩了。然后你打开软件,开始到处找大神求解药,问明天到底涨还是跌?朋友,你这是问了个寂寞,大神要是知道,他还在网上敲键盘?他早就包下游艇在加勒比海躲债了。
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A股市场真正的玩法不是预测,而是接受。接受自己的无知,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,接受你永远是食物链底端的那一环。
在这个基础上,你才能开始思考真正有用的问题。比如,你投的公司,它的商业模式到底硬不硬?它是在创造价值,还是在零和博弈里抢别人的蛋糕?它的管理层是踏实做事,还是天天琢磨着怎么套现跑路?
把研究K线图的精力,花在研究这些问题上。你会发现,市场的短期波动,不过是海面上的一点浪花。而一家好公司的价值,才是能载你穿越风暴的巨轮。
当然,大多数人是没这个耐心的。他们更喜欢那种短平快的刺激,今天追个涨停,明天幻想能财务自由。这种短暂的快乐,往往是一些瞎折腾带来的瞎积薄发,最后都会加倍奉还。
所以,放下你的水晶球,关掉那些上蹿下跳的K线。周一会怎么样?天知道。但如果你手里拿的不是一堆垃圾代码,而是一家你真正看懂了的公司的股权,那么,涨跌其实都只是个数字,至少不会让你睡不着觉。
剩下的,就交给时间和国运吧。毕竟,比起预测股价,这个可能还更容易猜一点。
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。
配资操盘推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